欢迎访问风土情网 云导航:风土云标签

湖南饮食文化

负责编辑:风土情 来源平台:网络搜集 归档日期:2015-05-14 阅读次数: 字体:
湖南饮食文化_传统习俗【风土情】 
  湖南饮食文化源远流长。二千多年来,湖湘饮食文化的内涵不断扩展,既形成了名菜名厨、风味小吃和民族特色饮食,又外延契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,形成了丰富的饮食习俗,并且因地域、时代或民族的不同而展现出多彩多姿的风貌。
  
  湖南菜简称为湘菜,是我国八大菜系之一,其菜肴风味是鲜辣浓香,在烹调技艺上,以炒、腊、蒸、煨、煎、烧见长。从它自成体系以来,就以其丰富的内涵和浓郁的地方特色,声播海内外,并同其它地方菜系一起,共同构成中国烹饪这一充满勃勃生气的整体,凝成华夏饮食文化的精华。
  
  湘菜的个性,通常被认为是辣,但只说辣并不完全,因为辣通行于中国西南地区,但他们的辣又不尽相同:四川是麻辣,贵州是香辣,云南是鲜辣,陕南是咸辣,湖南则是酸辣。这酸,不同于醋,酸而不酷,醇厚柔和,与辣组合,形成一种独特的风味。
  
  区别于其它菜系,湘菜讲究热得烫、辣劲足、香味特、五味和,其基本风味特色可归纳为:味别多样,尤重酸辣,鲜香软嫩,熏腊清香,口味适中。根据地域、物产与风格特色,湘菜菜系大致可分为湘江流域、洞庭湖区和湘西山区三大流派。
  
  湘江流域流派,以长沙、湘潭、衡阳为中心,以长沙为代表。其特点是用料广泛,品种繁多,制作精细,注重刀工火候,菜肴浓淡分明,官府菜与民间菜巧妙结合,品讲究酸辣、软嫩、香鲜、清淡、浓香。煨则软糯汗浓,炖则浓鲜醇香,汤清如镜,炒则干爽利索,油亮鲜香,并以组庵菜为代表,使传统湘菜登峰造极。
  
  洞庭湖区流派,以常德、益阳、岳阳为中心,烹制惯用炖、烧、腊、煨、蒸、氽的方法,菜品往往色重、芡大、油厚,口感则以咸辣香软为主。代表性的菜肴有“潇湘五元龟”、“武陵水鱼裙腿”、“洞庭野鸭”、“莲蓬虾茸”、“青龙戏珠”、“蝴蝶漂海”等。
  
  湘西山区流派,以张家界、怀化、吉首为中心,主要的烹调方式为蒸、炖、煨、煮、炒、炸,擅长制作山珍野味、烟熏腊菜、腌肉酸肉,口味咸香酸辣,富有常有的山乡风味。代表菜肴有“腊味合蒸”、“重阳寒菌炖肉”、“焦炸鳅鱼”、“麻辣泥蛙腿”等。
  
  其中“组庵鱼翅”,又叫“红煨鱼翅”,是湖南传统名菜。组庵鱼翅用料讲究,制作独特。烹调方法是用鱼翅加鸡汤、酱油等,用小火煨制而成,汁浓味鲜,以清鲜糯柔着名;还有“子龙脱袍”,是一道以鳝鱼为主料的传统湘菜。因其鳝鱼在制作过程中需经破鱼、剔骨、去头、脱皮等工序,特别是鳝鱼脱皮,形似古代武将脱袍,故将此菜取名为“子龙脱袍”。解放前,李宗仁任中华民国代总统时,曾在曲园南京分店大宴宾客,席间对“子龙脱袍”赞不绝口,因此,曲园曾名震金陵古都。子龙脱袍不仅制法独特,脍炙人口,且菜名别致新奇,耐人寻味,一直吸引着不少名士。如齐白石、吴晗、田汉等曾光顾曲园,品尝此菜。解放后,曲园的老厨师还曾召往中南海,为毛泽东主席献艺。现今只有又一村饭店芙蓉厅预约生产供应。
  
  地方特色大菜固然令人垂涎欲滴、引人入胜,但往往给人留下无穷回味的却是一份随街摆设、并不起眼的风味小吃。在湖南的芙蓉镇,给人们印象最深的就是一碗小小的米豆腐。
  
  从某种意义上说,风味小吃比特色大菜浸润着更为深厚之地方社会风情的文化内涵。湖湘风味小吃包括传统岁时节令风味小吃、某一地区特有的风味小吃及少数民族风味小吃等。
  
  传统岁时节令风味小吃是一种长时期社会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,蔚然成风,相沿成俗,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。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粽子。
  
  粽子又叫“角黍”、“筒粽”,前者是由于形状有棱角、内裹粘米或糯米而得名;后者则是将米灌装在竹筒中煮熟而成。湖南的粽子多用糯米做成,品种繁多,如豆沙粽、八宝粽、蛋黄粽、枣仁粽、桂圆粽、莲蓉粽、蜜饯粽、板栗粽、香肠粽、火腿粽、叉烧粽以及辣粽等,均各有特色风味。而以碱水粽(水晶粽)最为常见也最为本色。其制法为:糯米淘洗净,用冰碱水(古代及偏远山区多用稻草灰浸制液)浸泡数小时,沥干,用鲜箬竹叶包成三角形,用席草、粽叶及麻绳扎紧,置锅内宽水旺火煮烂熟即成。食时去箬叶,撒上绵白糖,颜色橙黄,晶莹透亮,入口糯软略粘,清香味甜。
  
  最初粽子只不过是民间的普通食品,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节,而是在五月初五至夏至之间的某天食之。关于吃粽子习俗的起源众说纷纭,但以祭奠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五月初五投江而死之说最为流传。传说屈原投江后,人们常放食品在水中祭奠屈原,但多为蛟龙所食,后因屈原托梦提示,才用欗树叶包饭外缠彩丝,做成后来的粽子形状。从此粽子成为湖湘地区个民族民间端午节必备的食品,也成为全国性的民间岁时节令传统习俗。
 
    标签: 传统习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