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风土情网 云导航:风土云标签

职场中 熬一熬可能比跳一跳更明智

负责编辑:风土情 来源平台:网络搜集 归档日期:2016-08-19 阅读次数: 字体:
职场中 熬一熬可能比跳一跳更明智_人情世故【风土情网】

  “好工作是跳出来的。”这是一个招聘公司的广告语,当然有夸张之嫌,如果大家都不跳的话,他们就没饭吃了。
 
  当然这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,我们可以举出若干案例来证明“树挪死,人挪活”。只不过,我们同样也可以举出无数案例来证明“没有坚持就没有成功”。
 
  我们或许永远无法用统计数据来分析跳槽成功的概率,但从现实的生活经验来看,总想着跳槽的人常常是不如意的,总忙着跳槽的人往往是并无所成的。
 
  老冼年近不惑,如今他最怕见的就是过去的同事。
 
  老冼原本是个医生,年轻的时候发现病人总是喜欢找老医生看病,觉得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熬出头。后来跟经常来医院推销药品的医药代表混熟了,发现这个行当很赚钱,老冼义无反顾地辞职干上了医药推销。但是不久那个药品企业因为生产假药被查封了,老冼只好又去另一家医药公司。在这个公司,老冼发现老板只重用自己人,对外人有防备之心,一气之下改行到一家IT公司当经理去了。可惜的是这公司烧完了投资者的钱也倒闭了。老冼左思右想觉得打工不是办法,于是就自己办了一个家政公司,做些保姆的中介业务,生意不好不坏,刚刚能维持生活而已。
 
  而当年同一批进医院的同事,有的当上了院长、科主任,有的成为行业专家,个个大房小车,待遇又高又稳当,不管到哪里还很受人尊重。
 
  老冼说,假如再来一次的话,打死也不乱跳了,放着阳光道不走非要过独木桥,十年跳槽一场空!
 
  如果说老冼的人生失败,那么他失败的关键在于盲目地跳槽。跳槽是要付出代价的,除了我们常说的重新熟悉环境的代价、放弃己有积累的代价之外,还有一些具有普适性的原则值得我们引以为鉴。
 
  1. 不要局限于眼前的利益最
 
  让老冼后悔的就是当年被别人的高收入所迷惑,跟着钱走了。收入高低是相对的,暂时的高不代表以后就高,现在的低不代表将来也低。很多职业,门槛很低,但能够越做越高;而有些职业门槛看起来很高,但不确定因素很大,做很多年后有可能越做越低。所以,除非迫不得已,不要仅仅因为多几个钱就跳槽。很多时候,收入的高低并不应该是评判是否跳槽的唯一因素。
 
  2. 跳槽要慎重,改行更要慎重
 
  每个人都希望从事自己“喜欢”的行业,但人的时间总是有限的,你不可能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尝试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。入职三五年之后,你就应当有个方向,然后沿着这个方向去规划职业生涯。很多时候,“没兴趣”会变成“有感觉”,“不喜欢”会变成“挺喜欢”,“菜鸟”就是这样变成专家的。
 
  十几年的时间,老冼先后从事过的职业有医生、医药销售、IT经理、家政服务,说起来经历丰富,见多识广,但每一个行当都没有做深做透,相比起十年如一日扎根一项事业的人来说,当然没有竞争力。
 
  3. 不要自我设定天花板
 
  人在单位或、企业、公司里,往往会产生一种错觉,觉得好位置都被别人占了,要往上升遥遥无期,与其被这张无形的天花板压着,不如试试别的环境。
 
  事实上,升迁的机会常常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。业务扩张、人事变动、机构调整等,许许多多的机遇总是在不经意间来临。
 
  跳槽之后人们常常会发现,离开之后,原来那些“不如自己”的人居然“爬到了”很高的位置,原来以为要等上十年才能当上的科主任,居然让小师弟不到五年就当上了,自己要是不离开,这些位置哪里轮得上他?
 
  是的,如果老冼不离开,医院的高管层很可能也有他的一席之地,也很有可能用不了他想象的漫长时间。遗憾的是,他早早给自己设了一个天花板,以为那是一个难以逾越的人生界线。
 
  在这个问题上,如果你想找人参谋,最好不要找同事,身处同一个小圈子的人常常是越聊越悲观,越谈越灰心。原因很简单,他和你的角度、高度一样,给不了你建设性的分析,只会与你在同一个频道上共鸣,增加你误判的概率。
 
  4. 不要以为对岸的草更绿
 
  人的心理总是倾向于“别人的老婆更美,对岸的草更绿”。等到趟过河才发现,原来这边的草地也有碎石蝗虫,也有斑斑驳驳,回头看去,似乎还是原来的草地更有春意。
 
  每一个单位都有问题,每一处环境都有缺陷,以为跳槽之后就能找到完美的去处,那叫天真。有许多人跳槽其实是情绪化的行为,被领导批评了一句、和其他部门对接不畅争吵了两次、被提拔的是身边的同事而不是自己、年底没有加成薪,甚至是失恋,都会让他心生去意,以为换个环境就能换个好心情。坦率地说,这叫自欺欺人。如果总是把问题归咎于环境,总以为换个地方就能天高气爽,那你很可能陷入“年年跳槽,年年失意”的怪圈。
 
  跳槽不是换发型,不是剪剪就能出效果的。
 
  5. 成功是熬出来的
 
  伟大是熬出来的,这句话已经深入人心。咱是凡人,不说伟大,就俗一点,说成功吧,道理一样,成功也是要熬一熬的。
 
  老冼显然是一个不愿意熬的人,在他看来,要熬成一个老医生才能让患者信任,不值得。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,你没有捷径可走。走捷径往往会让人在错误的方向越走越远。
 
  两位伙伴同在工厂做车工,一个人觉得这个工种太辛苦没前途,于是跳槽去学管理,做生意,另一个人老老实实坚持在车间。十年之后,离开车间的那个人还在东游西走寻找人生的坐标,坚持做工人的这个人成了小有名气的技术骨干,老板年年给他加薪,虽然职位不高,但薪资不亚于公司副总。
 
  ***人情世故小贴士***
 
  像这样的案例在真实的职场中比比皆是,你不得不承认,熬一熬,可能比跳一跳更明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