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风土情网 云导航:风土云标签

客家人的安席礼仪

负责编辑:风土情 来源平台:网络搜集 归档日期:2016-02-22 阅读次数: 字体:
客家人的安席礼仪_民间风俗【风土情网】

 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,客家祖先将中原的礼仪与南方土着人的规矩优势互补,渐渐地形成了一整套较为规范的风俗习惯。这从办理红白喜事的安席礼仪,便可窥一斑。
 
  安席二字好写,但安席却并不容易。每一个家庭遇到红白喜事时,都希望办得风风光光。所以,均得请地理先生把好安席一关,免得当场招惹亲戚的不满,或留下话柄。作为司仪人员,要根据办喜事的种类、场所的宽窄和安席的原则,有条不紊地进行安席,来不得半点马虎。
 
  安席的原则是:安男不安女,安首席长者未来可安幼,二席以下应安长辈。
 
  各类喜事安席方法又各有不同。如做生日,老人家双寿,应由女寿星娘家人坐首席,男寿星本房长辈为次席;娶亲,新郎官的外公为首席,送嫁舅为二席;嫁女,女新人的外公为首席,娶亲队伍中的擎帐者为二席;做圆屋酒,由房东的岳父坐首席,建房的神墨(即为主的师傅)坐二席;少年升高校,由外公为首席,校领导为二席。
 
  安席还有场所的讲究。如在宗祠中办酒席,一般横向可打四张圆桌,被安席的亲朋入座后,背靠祖公堂,面朝祠堂门,他们的左手向为大,右手向为小,又要偏重于中轴方位。那么,安席便应从中间两桌中的左边一桌先安。按圆桌为例,每一桌的上首可安三个席位。以祠堂中轴线为基准,左一桌的中间为首席,右一桌的中间为二席,左边靠里一桌的中间为三席,右边靠里一桌的中间为四席,左一桌的右边为五席,右一桌的左边为六席,左边靠里一桌的右边为七席,右边靠里一桌的左边为八席。依此类推,那左一桌,右一桌,左里一桌,右里一桌剩下的四个席位即为第九、十、十一、十二席了。
 
  如是两栋大厅下,一般可排横向两张圆桌,那安席便简单些,左一桌的中间为首席,右一桌的中间为次席,左一桌的右边为三席,右一桌的左边为四席,五席在首席的左边,六席在次席的右边。如需安席的客人多,可增加六个席位,安在横向第二列的两张圆桌, 次序如前。如果是方桌,便更简单了,上首只安两个席位,左边为首,右边为次。如两张方桌横向并排,那左一桌的右边为首席,右一桌的左边为次席,左一桌的左边为三席,右一桌的右边为四席。
 
  晓得如何安席位,还得懂安席的礼仪,这是至关重要的。当通用人员打好桌面,布好餐具,中午催席爆竹响过后,赴宴的客人基本来了,便是安席的吉时到了。这时,厨师和四名司仪人员来到宗祠,站在天井的上沿。厨师面朝天子壁,司仪面朝大门,每人肩披一条白毛巾。厨师一手端条盘,盘中有四个酒杯,一盘熟猪肉,肉中插有一枝金花;一手提酒壶。然后,让四人各端一酒杯。厨师从左至右依次筛酒三巡,四人每次接酒后,举杯祭拜天地神明,然后,将酒洒在地下。祭毕,厨师喝声鸣炮,便立马有预先安排好的男士在祠堂门口燃放鞭炮,这便是安席爆竹。随后,一位司仪人员手持红纸写就的安席名单,依次唱名:“某某先生请到席!”另一位司仪人员则在祠堂上栋的下沿中央等候,当被叫到姓名的客人进到祠堂下栋的上沿中央时,便先由司仪鞠躬敬礼,客人回礼。司仪随厨师走到祖公堂边,厨师将一盘猪肉金花放到安席位置,司仪便在此位置前立定,首先双手将碗端起,举至齐眉处向客人致意,客人应回一个鞠躬礼;其次双手将一双筷子平举至齐眉处面向客人致意,客人回礼;再将汤匙双手平举至齐眉处向客人致意,客人答礼。司仪依次将餐具摆放整齐,然后左手将凳子提起一端,右手用白毛巾象征性地拂去灰尘,以示尊重。然后,返回下沿中央,再次与客人相互鞠躬敬礼。至此,安好了一个席位,以下的程序雷同。
 
  席位全部安好后,大门外的司仪便高声唤道:“列列亲朋家族请入席!”随着赴宴的客人们鱼贯而入,司仪还要关照被安席者对号就座,以免坐错。待客人们高高兴兴进食了,安席的礼仪便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。
    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