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风土情网 云导航:风土云标签

中国人的传统习俗

负责编辑:风土情 来源平台:网络搜集 归档日期:2015-10-23 阅读次数: 字体:

中国人的传统习俗_传统习俗【风土情网】  

         风俗习惯,是人们在长期的历史生活过程中形成,不断重复进而沿习传下来的生活文化,且得到广大民众不断识同的,成为群体文化标志的一种独特生活方式和文明进步。

  自古以来,中国人的信仰大部分与儒、释、道三教分不开,差别只在各个宗教所用的方式有所不同,而信仰宗教是人们一种求取自信的力量,因此不管信奉何种宗教均是一件好事。这些几千年来的信仰文化风俗习惯,起源于我国古代的农业社会,由农业社会衍生,已成为中国人生活的一部份。而民间信仰,持的是万物皆有灵的观念,或是日月星辰、或是江河湖海、山石沙土,或是飞禽走兽、蛇虫鼠蚁,或是花草树木,或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联的所有事情,诸如入宅移徒、安灶安床、订婚嫁娶、破土拆卸、动土修造、入殓安葬、掘井上梁、建醮、崇德报功、开光纳彩、祭祀祈福、敬神敬佛、敬天敬祖、神佛诞辰,具有祈福消灾、天人合一、团圆聚会的特质。现在人的生活方式虽然改变了,对时间的观念也不同以往了,但是这些民间风土习惯并未被淡化,说明了我国人民除了血缘、地理、历史、语言的因素之外,也是一个极其重视传统习俗和念旧的民族。
 

中国人的传统习俗,祭祀_传统习俗【风土情网】

  祭祀,敬天尊祖,是一种宗教及信仰的表现,目的是表敬或消灾;谢恩或还愿;谢罪或祈求,这是古人们祈求富贵长命、阖家平安、消灾降福、求财求姻缘、风调雨顺等愿望之方法。在拜祭的礼俗当中,有很多复杂的规矩和禁忌,各地的拜祭方式及祭品均有所不同。而人们相信可从祭祀中获得神灵及祖先的庇佑,自信心潜能会相对提高,福至心灵,要达成自己的目标与愿望,自然比较容易实现。
 

中国人的传统习俗,祈福_传统习俗【风土情网】

  祈福,是指人们向神灵许愿,例如当遇到一些恶运或不如意的事时,希望得到神明庇佑,化险为夷,平安渡劫。祈福的对象各有不同,视乎个人信仰。祈福的仪式丰俭由人,最重要是诚心,而且不能因一些贪念,对神明作出无理的要求,例如发达独中六合彩头奖,独中三T等不劳而获的要求。若是日後如愿已尝,就一定要回来答谢神恩,亦即是「还神」了。至于祈福的祭品,都是香烛、金银衣纸及斋菜等。金银衣纸的选择,要视乎祈福的神明对象,这些供品在祈福传统习俗是有区分。
 

中国人的传统习俗,佛像_传统习俗【风土情网】

  根据民间传统习俗,如要供奉一尊佛像或神像,必须先举行一个开光仪式,开光意指恭请神灵降下灵光於神像上。人们都会请来一个佛教禅师来主持开光仪式,并且会择定一个好时辰才开始,在开光之前,由法师讼诵佛经一番,之後用毛笔沾上一些开过水的朱砂,点在神像额头上天眼的位置,即是眉心对上,或是直接点在佛像的两眼上,这就是所谓开光的仪式了。
 

中国人的传统习俗,祭祖_传统习俗【风土情网】

  从前,祭祀仪式极为讲究、隆重,一点也马虎不得,唱礼、读祭文、奠酒、焚香秉烛、三跪九叩等礼仪必不可少。但流传至今已删繁就简,如人们只是随机奠酒,而不是论资排辈轮流奠酒,已不那麽讲究了。

  现今社会有一趋势,风土习惯祭祀仪式的主要目的,已不在敬拜祭祀先人、神灵,求平安的意义,而在于维系宗族关系,并维持传统习俗,不至失传。现代人各民族仍在敬拜这些神,就在于要维持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民族风俗文化,一样也包含祈求平安的意义。
 

中国人的传统习俗,道教_传统习俗【风土情网】

  道教,是由我国古代社会宗教信仰转化的一种宗教,具有汉民族思想和信仰的特点。它起源於殷周时代的巫祝祭祀鬼神和战国秦汉时代的方士求仙采药,同时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,吸收了阴阳五行家、道家、儒家学说,把鬼神崇拜、仙方术与古代哲学思想结合起来,使其信仰带有理论色彩,构成内容复杂的道教神学。

  道教的历史源于公元前六世纪中国哲学家老子的道家思想,随着年代的演变,变成两种流派,一为人文学派的道家思想,一为现代人所祭拜的道教。道教以老子、庄子以及其他道家着作为思想基础,并吸收了阴阳家、神仙家及周易的精神资源,在东汉末年形成宗教。

  唐代着名道士司马承祯说:「生者天之大德也,地之大乐也,人之大福也。」道教对现实中的生命极为注重,认为人有了生命,才能享受人世间的种种乐趣。也特别注重生命质素的提高,让生命排除生、老、病、死的干扰,使人更好、更多地享受生活。道教也认为,人的生命是一个奥妙无穷、潜能无限的机体,於是,在数千年的的修炼实践中,摸索出种类繁多、行之有效的道教养生术,对提高人类的健康发挥积极的作用。

  道教在东汉晚期形成有组织的宗教形式,由方仙道、黄老道演变而成道教,在民间广泛流传;魏晋以后,由统治者支持得以发展;从隋唐至北宋,更是道教的兴盛时期,社会地位大大提高,庙观不仅遍布全国,且规模日益宏大,道教学者辈出,道书数目大增并汇编成藏;南宋以後至明代中叶,道教在统治者的扶持下仍然继续发展,但由於与金、元南北对峙,民族矛盾异常尖锐,道教内部亦因而宗派纷起;明中叶以後,内忧外患,朝廷自顾不暇,对道教未能从财力上支持;满清入关后,统治者对道教不感兴趣,因而失去政治上的支持,道教遂由在上层社会转入民间发展,逐渐演变成民间宗教团体。

  道教在历史上有许多的宗派:

  天师道:东汉时代(西元25 - 220年),奉《道德经》为主要经典的。

  太平道:奉《太平经》为主要经典的。

  上清派:南北朝代,崇信《大洞真经》和《黄庭经》,以存思服气为主要修行之法。

  灵宝派:南北朝代,奉《灵宝经》为主要经典,较重斋仪、符籙科教与功德修养。

  正一派:宋元时代,奉天师道张道陵后嗣为首领,以《正一经》为典,主要法术为画符念咒以祈福禳灾。

  全真派:宋元时代,以清静无为、性命修炼为法;出家潜修以成仙证道,已具备有丰富的教义教制体系;大道教:宋元时期以《道德经》为宗旨,发展出通俗之伦理信条;教人实践道德规矩,同时也为人祈祷治病,驱役鬼神。

  时至今日,较具影响力的教派是正一教和全真教。

  除此之外,还有不断出现的民间形式道教。
 

中国人的传统习俗,佛教_传统习俗【风土情网】

  佛教的礼佛仪式源自于早期佛教徒对释迦牟尼的崇敬,渐渐扩及对其他的佛、菩萨、诸尊与宗师的崇拜。经历长久的演变,各宗派又发展出他们专属的礼佛形式而有相当程度的宗派差异,但将各种仪式混合使用的却也屡见不鲜,某些仪式甚至是所有教派所通用的。

  虽然供奉仪式因各宗派传统习俗而有不同的表现,但这些仪式都是为了表达感念及超脱亡灵。舞蹈、乐声、薰香和物品都被用来礼佛或当做供品;祈祷词和经文则有助于禅定与开悟。